IMG-LOGO
党群工作

强国有我·璀璨季华 | 徐冲:欲穷千里目

时间:2023-10-18    来源:

【编者按】
    他们,是强国一代,投身科研,励志报国,愿为建设科技强国奋斗终生;他们,是璀璨新星,向阳生长,锐不可当,愿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扎根季华、脚踏实地、躬身前行。做“顶天立地”之事,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季华实验室“强国有我·璀璨季华”科研人物纪系列报道,记录季华实验室科研工作者们的奋进故事。



【本期人物】

徐 冲

季华实验室
光电科学与技术研究部 先进航空遥感技术研究组 负责人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做出来的东西能够被认可,能够为他人所用,能够为他人创造价值。”——徐冲

 

多位一体,集成创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季华实验室的遥感科学工作者而言,这不仅是自然的光学规律,还是对遥感技术创新无限探索的追求。

    何为遥感?“我理解的‘遥感’,首先从字面上来说‘遥’就是‘Remote’指比较远的距离;‘感’就是‘Sense’就是感应感知,所以所谓‘遥感’,就是从比较远的地方去感知一些事情。”徐冲介绍到,“比如航天领域通过卫星在轨道上对地球进行观测,搭载照相机、远距离望远镜头去拍摄地表的图像,通过红外相机去感知温度场的分布,或者通过其他传感器,微波、雷达去感知地面甚至地表以下的信息,这都是遥感。这些年来,测绘领域‘往上走了’,遥感领域‘往下走了’,它们基本上到了无人机这个层面交互了,我们航空遥感设备可以小型化装载到无人机上进行更接近地面的信息获取。”

高光谱立方体

    上个月(2023年9月),徐冲所在的先进航空遥感技术研究组,完成了“高集成度遥感时空谱信息同步获取与智能化应用”项目的结题验收,该项目解决了遥感信息精准、可靠、有用、易用以及高效获取的相关问题。具体来看,该项目共完成了4项子课题:

    课题1:统一时空谱多维遥感信息获取系统技术——专注于设备研制

    课题2:统一时空谱多维遥感信息联合解算技术——专注于软件开发

    课题3:综合验证与应用技术——专注于检校技术研究以及应用研究

    课题4:遥感信息综合应用智能服务平台研制技术——专注于数据平台开发

△遥感装备

△数据处理软件

△地面检校条件及设备


△遥感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徐冲表示,“高集成度”是该套装备相较于其他遥感类产品的显著优势。“以往采集遥感信息时因为没有一体化的装备,不同的传感器在不同的飞行器上的时空、动作是不同步的,所以收集到数据很难配准。例如太阳光线的变化、大气含量的变化、云层的变化等等,这些光学信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如果不是同步采集,即便拿到了同一个地点的信息,信息之间很难进行匹配。我们研制的装备的同步包含了两个概念,时间上的同步和空间上的同步,在时间同步方面我们开发了一套非常精准的时钟系统,它能精确到0.1毫秒,也就是每一个设备的动作都有记录,记录的时间间隔是0.1毫秒,在数据分析时,就能通过时间轴把每一个设备获取信息的姿态、位置确定下来并复原到一张地图上;另外在空间配准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个精确的地面检校场,能够精确地确定设备里一个传感器获取信息的时刻、位置、指向等。如此一来,十几个传感器的海量信息就能够被精确地附在一张地图上面,所以我们掌握了获得高质量的航空遥感数据的手段。




需求导向,打破屏障

    当前,团队所研制的系列遥感装备及应用已在大田、漳州、阳江等多地完成了飞行试验,多家用户单位也在与团队洽谈相关合作。在谈及科研单位如何与用户单位提高沟通效率时,徐冲表示,作为科研人员要具备“翻译”的能力:“研发人员有时候很难理解用户的一些需求,因为彼此不是坐在‘同一个桌子上面吃饭’,要有一个翻译的过程。我过去在这件事情上充当了一个专业的翻译,我经常提醒我们的研发人员要多跟需求方打交道,哪怕住在他们那里、每天跟他们一起上班、一起吃饭,多多交谈,即使不谈技术问题,只要能够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这就是一大进步。”

△大田飞行试验

△漳州飞行试验

△阳江飞行试验

△内蒙古联合飞行试验

    在徐冲看来,“搞产品开发,就要跟客户交流沟通,百分之百理解客户的需求点。企业做产品研发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就是为了发展企业、满足市场,所以市场需求是一切产品研发的原动力。”对此,徐冲从产品市场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于成功的标准,“一定要把我们的研发成果,用到客户的生产体系里边去。




精益求精,一专多能

    “高集成度”的背后,离不开徐冲和其团队成员对建设一专多能复合型科研人才队伍的不懈追求。“我们的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有光、机、电、算、软、热、声七个学科领域。能够完成这个项目,是基于我们整个团队的结合力。”徐冲表示,“我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做到一专多能,每一个人要有特长、个人的某一项能力要在这个团队中最厉害、但是除了这些还不够,每一个人至少要参与两到三个课题组中。”

△先进航空遥感技术研究组成员在进行有人机载荷遥感数据采集

    除了精益求精、一专多能,徐冲还非常注重团队成员间创新思维的碰撞与交流,“有很多新思想、新概念,大家一起探讨、头脑风暴,不能够插不上话,至少知道大家在说什么,偶尔觉得和你的思路能够合拍,你也要能发表一些你的想法。这就是我们团队的氛围。”徐冲说




质量为王,追求卓越

    产品的终点是消费者。那么,面向消费者产品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如何能够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是可靠的、卓越的?这是所有研发人员都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毕竟质量既是底线,也是核心竞争力。而质量管理,恰是徐冲所擅长的,“我们团队是季华实验室第一批进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科研团队之一。”徐冲自豪的介绍到。季华实验室质量管理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先进航空遥感技术研究组是季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标杆。而这离不开徐冲多年来在扎根企业、把控质量、贴近市场、对接用户的经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对于产品的意识还有质量的意识,我是进入到骨髓里边去了。”

    徐冲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科学的工具,用好这个工具不仅能够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控,还能为团队管理乃至企业管理赋能。对此,徐冲结合以往的工作、学习经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概括为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写预做’,把我想要干什么、相关步骤、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我有什么资源等等先写下来,这也是我们构思和规划的过程。”

    “第二件事就是‘做所写’,要按照先前写的去做,同时证明、检查写的东西是否正确,如果发现问题我们可以去修订。不能把写的东西扔在一边,做的跟写的不是一回事,这样一来事情是不可能做对的。”

    “第三件事就是‘记所做’,要把所做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结果、每一个结论都记下来,这就是ISO9000所谓的质量记录。前面有质量计划,有质量的工作程序,有作业指导书,这都是为了写下来我做事该怎么做;然后执行层面,我有没有按照我写的东西执行,执行过程中有没有保留完整的记录。

    “第四件事就是‘查并纠’,就是事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验证工作是否闭环,结果是否正确,结果若有问题,那回过头来,去检验、去审视、去修正原来的计划或者原来的工作。把这一套都做通了做熟了,我相信你的成果一定是别人追不上的。

    质量为王,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心无旁骛,脚踏实地

    “我到广东也有三十多年了,等于是亲眼见着粤港澳大湾区和佛山一步一步地成长发展起来。所以我自己心里也很有感触,这一辈子能够有机会亲眼看着一个城市快速发展起来,我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徐冲是在2019年12月退休返聘加入季华实验室的,那年,他61岁。而在那之前,多年国企、互联网公司、外企的工作经历虽然成就了他,但却也让他科研理想的种子始终没有发芽。“我从小的志愿就是想当个科学家,实际上我从骨子里,还是特别热衷于发明创造,热衷于去亲手去做一些能看得见的成果。”徐冲说,“所以我平时在团队里,也会画画电路图、画画结构图、写写软件代码,这些事儿我都干,这是我的兴趣爱好。”

    徐冲说,他非常崇拜那些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多年来,榜样的力量一直激励着他不断前进,“我的硕士导师是遥感界的薛永祺院士,我的博士导师是匡定波院士和龚惠兴院士,他们都是我国遥感界闪闪耀眼的明星。还有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王之江院士,也是光学界的大咖。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孜孜不倦钻研的精神。匡定波导师九十多岁时,还坚持在研究所里带研究生。我觉得老一代科学家们真是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学习。”

    走过人生六十载,依然选择科研的道路,或许在徐冲的心底里,科研早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深深的热爱和信仰。“把你的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面,注重成果,这个成果一定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自己说好,是要别人说好,我觉得这样才是做科研的态度。”

    在谈及科研理想时,徐冲表示,科研要利他:“我这个人从来没给自己定过大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做出来的东西,能够被别人认可,能够被别人所用,能够为别人去创造价值,这我觉得就是成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