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GO
工作动态

季华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毕海获“大城工匠”命名 在佛山突破物理光学原始创新

时间:2021-09-28    来源:

  9月28日,2021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在南海会展中心举行,30位新时代匠人获得南海区最高规格礼遇。在此次活动中,季华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毕海从近3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大城工匠”命名。



  在琐碎而枯燥的研究中持之以恒,在纷扰而喧闹的世界中贯彻始终。海外求学的艰难险阻,换来近场光学理论的突破。实验室内的忘我投入,换来新型显示面板的创新。
  他就是季华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毕海。用恒心与定力铸造专利,将青春与汗水奉献给科学。领导筹建中德联合实验室,培育科研骨干,为佛山制造提供发明支撑。坚守坚持、精益求精,让世界都见识到中国显示技术的新风采。

△季华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毕海。佛山日报记者刘浩斌摄

 


求索各国技术法门 带动一方科研创新

 

  “从出去的时候,便坚定了学成归来报效国家的决心。”2010年,毕海远渡重洋到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学府深造,期待能汲取先进经验,填补国内在光学物化上的空白。留学期间,他致力于超分辨近场增强显微镜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并发展了单分子光电器件,实现近场光学实验及理论机制的突破。不到10年,先后在《自然—纳米技术》《美国化学杂志》《先进材料》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6篇SCI论文。

  2019年,毕海受导师邀请,离开哈佛大学来到佛山,正式加入季华实验室的项目团队,开启了在国内的科研工作生涯。“结合不同国家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开阔科研人的视野,促进合作创新。”回国后,为了发挥德国严谨精密的科研优势,毕海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团队引进季华实验室,成立了中德联合实验室,并带领团队从事超分辨显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我们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目标就是打造出一支扎根佛山的科研队伍,沉淀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以创新驱动佛山乃至广东的新兴产业。”毕海表示,季华实验室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对标的是北大清华、合肥等国家级实验室。为此,国家级别的人才就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艰辛。

  用毕海自己的话说,与国内外顶级科研人员共事、学习过后,他深深明白,无论已取得多少成就,勤奋、永不停止探索是一名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为了完成材料的研发,他在密不透光的暗室坐一整天是家常便饭的事情;用一个个小零件搭建成一套世上独一无二的设备,让他快乐得如同一个玩积木的孩子。在季华实验室内,他会与每个人交流,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思维,碰撞出许多的“异想天开”,经过一层层沉淀,竟产生了不少“落地”成果。毕海近年的研究主要在纳米尺度,温度、震动等细微改变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一次,他发现核心零部件在运输中受到影响,便和同事在实验室内自主开发了该部件,最终完成2纳米内的精度测量,成功突破实验瓶颈。

△毕海和同事探讨实验结果。佛山日报记者刘浩斌摄

  目前,毕海带领近30人科研团队从事超分辨近场增强显微镜技术的研究,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相关成果已经在集成电路缺陷检测,新型显示面板缺陷检测以及发酵食品工艺检测等多个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死磕材料核心技术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新

  作为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端战略科技创新平台,季华实验室正把解决显示行业关键技术的问题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显示技术、智能交互一直都是绕不开的研发重点。

  从技术原理上,设备在真空环境下,采用底部加热蒸发形成显示图像,但屏幕尺寸的加大,会增加屏幕自身的重量,导致面板下榻形成弧度,即便是几微米的误差也会影响成品质量。“要将屏幕做大需要克服许多复杂的难题。”毕海说。

  受条件限制,国内许多厂家只能将该技术运用在小屏幕的手机上,相关的装备、材料、检测则需要从国外进口。“我们希望突破材料关,使得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材料占到50%以上,那么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对我们的影响就没这么大。”两年间,毕海和团队申请了多个项目,从设备、角度、工艺三个维度进行突破,产出了不少技术专利,并得到了知名企业和机构的认证,将会在未来产生巨大价值。

  “有这样的专利做支撑,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能够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毕海带领团队将一小部分技术转移到产品检测上,针对不同领域进行定向开发,在与佛山本地企业海天酱油、九江双蒸酒的合作上取得了初步成果。

  佛山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而自由的工作环境,让他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目标坚定地持续奋斗,避免因为激烈竞争而迷失方向。

  9月17日,季华实验室举办佛山新型显示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座谈会,旨在吸引国内优势企业加入“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集聚国内优势单位,组建新型显示制造装备创新联合体,发力显示制造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和率先推动产业集群落地发展。力争到2030年,完成16台套关键装备研制,达到国外同类装备的性能指标,具备上线验证的条件。

  毕海表示,科学研究需要一颗恒心、一种定力。科研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工匠精神。只有严肃认真地对待科研工作,才可能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我希望能够把研发的材料和检测技术真正与国外竞争对手PK。”关于未来,毕海的目标是在科技研发上超越国外同行,在世界前沿矗立起中国科研的高塔。

△2021年9月28日《佛山日报》对毕海的专题报道


文字 | 佛山日报记者刘浩斌  实习生邓禧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