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GO
学术交流

季华大讲堂 | 长春光机所赵东旭研究员: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史、现状及未来

时间:2022-06-13    来源:

    2022年6月13日上午10点,第十七期季华大讲堂在C区807会议室举行。为积极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本期季华大讲堂诚挚邀请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赵东旭研究员分享题为《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学术报告。季华实验室主任助理孟徽、项阳,以及相关方向的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等积极参与了此次报告。报告由科研管理处处长郭汝海主持。

△报告现场

在报告中,赵东旭研究员就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合历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发光学核心领域进行了细致讲解。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于2011年开始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CMOS图像探测器、宽禁带半导体、先进发光材料等方向的研究,是集实验室、学术会议、学报、学会一体(“四位一体”)的实验室。在此次报告中,赵东旭研究员还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分享了成功经验,介绍了实验室重组的四大典型性举措,讲解了建立聚可合力攻关的先导协同机制的必要性。

报告现场座无虚席,参会人员对赵东旭研究员的分享反响热烈,并表示受益良多,对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在报告最后,赵东旭研究员解答了参会人员的踊跃提问,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季华实验室主任助理项阳总结提出,季华实验室未来要结合产业转化,力争打造“五位一体”的实验室。

赵东旭研究员与实验室科研人员互动交流


报告人简介

赵东旭,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灵敏、高效率微纳光电探测器研究。解决了小像元短波红外探测器高密度集成问题,突破了探测器混合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制出超高分辨可见-红外宽光谱探测器、高雪崩增益的日盲紫外探测器等。主持过国家重大装备预研、重点研发计划等十余项课题。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50余篇,SCI他人正面引用4000余次。


    附件下载: